张一鸣的解析是:中国的网络人口,只占全球网络人口的五分之一,假如不在全球配置资源,追求规模化效应的商品,五分之一,没办法跟五分之四角逐,所以出海是势必的。
国际化布局,出手要快准狠而到了2017年,头条的国际化扩张就能用看中了,买买买,毫不手软来形容。
此次回收的Musical.ly也是继短视频平台Flipagram后,今日头条收入囊中的第二款北美短视频商品,也是现在为止今日头条回收历史上资金最大的一笔买卖。
买卖完成后,Musical.ly将与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短视频进行合并。
事实证明,没什么巨头想承受错失现象级商品的本钱,这是一个拼策略眼光和手速,来争夺年轻用户的年代。
从宏观格局上看,移动颠覆速度之快很难预料。
相比自己重新打磨一个商品,选择和好的对手直接融合,是更高效的方法。
而从内容布局上看,中国短视频模式已经相对成熟,拥有了出海基础。
今日头条可以在加固短视频护城河同时,继续攻入社交。
Facebook、Instagram等社交网站的崛起证明,得青少年用户者得天下。
以Facebook为例,市场调查公司Frank N. Magid Associates研究发现,2012-2013年,美国13岁至17岁社交网站用户人群中用Facebook的比率一度超越90%。
大家再来看看抖音短视频,抖音短视频商品负责人王晓蔚不久前公开的数据是,85%的抖音短视频用户在24岁以下,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都是95后,甚至零零后。
在撬动起青年的表达欲方面,抖音短视频和Musical.ly有着高度的协同,一个已经俘获国内用户,一个已经拿下国外市场。
强技术导向的出海模式排在第一位的其实是技术。
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此前就提出来,中国公司各有不一样的出海思路:成熟的大企业集团倾向于投资方法,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制造商则使用消费品输出的方法。
今日头条则选择技术输出的模式,同时在当地直接组建运营团队,依据当地网络用户的爱好量身打造内容商品。
此外,云数据和算法,图像和视觉处置等也都是阳陆育曾焦虑的方面,而这类向来是今日头条用来开疆拓土的善于利器。
所以阳陆育才会说,之前也有其他公司表达过强烈的回收意愿,是今日头条的技术优势和抖音短视频在国内好的品牌形象,最后促成了这次并购的成功。
看着此次Musical.ly一案是回收,但其实也是今日头条技术出海模式的一个延续。
中国的网络企业在学习Facebook的同时,也正在用全球化布局,使自己成为被学习的榜样。
譬如,Facebook要推出的Trending News就是主打资讯信息流,看着非常像今日头条或是微信看一看。
今日头条通过技术驱动内容分发,在国内引发了BAT的集体围剿。
陆续推出的西瓜视频、火山短视频、抖音短视频和奥创问答,几乎都成热卖。
纵览国内外网络企业,鲜有如这种内部孵化的成功机率,由此也可见流量入口最多只不过锦上添花,各商品间策略协同更为要紧。
而国内短视频战局方面,此前我提到过,火山短视频和抖音短视频已经对快手形容合围之势,前者动摇的是快手的农村依据地;后者试图封住的,是快手进军一二线城市的想象空间。
目前Musical.ly则先快手一步,拿下国外年轻用户。
对于巅峰期已过的快手来讲,需要搞点事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