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创业黑马主办、海信冠名的创业黑马第十届年会今日在京举行,360开创者兼CEO周鸿祎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,现场金句频出。
如他向易凯资本开创者兼CEO王冉建议,应呼吁投资人别胡说八道,大家看到有些投资人稍微挣了点钱就到处嘚瑟,嘚瑟来嘚瑟去,最后把行业给嘚瑟没了。
在黑马激辩环节结束后,周鸿祎就产业进化是要颠覆还是改良辩赛进行点评,他觉得所谓颠覆并没那样神秘,主如果翻来覆去干两件事:让东西愈加实惠,体验愈加简单。
同时,他也在现场推荐了自己最新出版的婴幼儿教育类图书。
以下为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现场金句:第一建议创业人士将来多穿红衣服,映得你脸色最好看,也不怕被黑。
你(指王冉)应该呼吁投资人别胡说八道,大家看到有些投资人稍微挣了点钱就到处嘚瑟,嘚瑟来嘚瑟去,最后把行业给嘚瑟没了。
我不喜欢讲产业风口、行业方向,由于这个问题非常大。
对有经验的公司而言,适度地看一些方向是对的,但不少行业方向跟创业人士总是没关系。
未必要把颠覆挂在嘴上,也未必要盯着行业里别的公司,要双眼盯着你的用户。
过去有个叫方浩的人写了篇文章《人民呼唤周鸿祎》,其实他呼唤的不是我,是(呼唤)这个行业应该有更多人具备颠覆性革新精神。
我感觉黑马营把这点落实得非常不错,他们弄成了满城都是周鸿祎。
中途老周还讲了一个大家是如何帮FBI找到屎盆子的故事。
早晨我来开会的时候,美国FBI发了一个twitter,内容是说,去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紧急的物联网攻击,致使美国整个东半球都断网,生活遭到了巨大影响。
美国网安觉得有点像互联网911。
大家当时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安全云数据,可以实时侦测到不少来自全球范围的互联网攻击。
大概一个多月前,大家已经侦测到了蛛丝马迹,而且提前预警了,美国人后来邀请大家去找元凶。
假如找不到,根据美国人的行为习惯,就会把这个屎盆子扣到俄罗斯人或中国人身上。
大家提供了非常大支持,FBI(最后)抓到了元凶,是美国三个大学生。
他们这一次掌控的攻击流量,可以打垮任何一个国家的网络带宽。
所以今天FBI发了一个twitter,感谢帮助他的公司,360名列第一。
从中你可以看出,目前的安全形势会给不少有志做安全类创业的小伙伴非常大机会。
以下内容为周鸿祎推荐节选,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:1、颠覆和改良分别是策略和战术第一,我非常同情正方,他们选了个非常难辩的看法,产业进化应该改良。
他们内心其实都不认可,是勉为其难。
第二,反方同学本来非常有力,由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:产业进化需要颠覆。
但我感觉没说到点上。
所谓颠覆和改良,一个是策略,一个是战术。
当大家说颠覆的时候,比较容易被带到文字里,颠覆公司,颠覆产业。
大伙不要关注这个。
大家对颠覆式革新要有一个概念,假如没正确的概念,双方的辩论就可能鸡生蛋,蛋生鸡,永不休。
你去看经典教程《革新者的窘境》,里面很明确地概念了什么是颠覆式革新。
一是从商业模式上进行颠覆。
譬如让一个东西愈加实惠,甚至免费。
你能大幅减少用户的获得本钱,让原来不是这个商品的用户都能成为新用户,这就是颠覆。
还有商品体验的颠覆。
你让过去非常难获得、用或拥有些,用起来很麻烦的商品和服务变得简单,这也是颠覆。
至于大伙说的技术改革,其实技术本身并不给用户创造价值,技术肯定是用起来才能达成我前面说的两种颠覆。
要么通过新技术,减少不少东西的生产本钱,要么通过新技术把体验变得更容易。
所以大家随意举几个例子就比较容易驳倒正方同学。
譬如AI,它本身带来什么颠覆?肯定是要跟一个应用场景结合(才能)。
还有医疗行业,过去很依靠大夫看X光片来判断肺癌,但大夫资源非常有限,目前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练习来做一些初步判断,这就是减少了诊断本钱、诊断困难程度。
另外还有共享单行业,未必要讨论它的商业模式是不是成功,这个还在探索。
但它为何能颠覆出行行业?是否它让地铁到企业的最后2公里变得非常简单?以前非常难打车、走路又太远。
所以颠覆没大伙想得那样神秘,就是用技术、方法,翻来覆去地干这两件事:一个是让东西愈加实惠,二是让体验愈加简单。
2、什么公司合适颠覆,什么合适改良?还有一个争论的焦点,说创业人士用改良是没前途的。
这是由于你进入的是已经存在的市场,无论是在资源、人才还是市场份额上,先行者都有优势。
对于创业人士来讲,你只能选择玩不同的游戏。
所以大家常说,颠覆产业、已有些公司,必须要用跟它不同的做法。
譬如,我能否比它更实惠,或更便捷。
对于在市场中已有肯定份额的公司来讲,它已有商品、有开局,让商品更好、更快、更强,如此的改良也是种非常自然的选择。
但肯定不是创业人士的选择。
对创业公司来讲,颠覆是一种模式,是策略。
但假如具体到考虑每一天干什么,那就是天天在颠覆的路上不断改良。
所以你也非常难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,而且反过来讲,不少颠覆者在开始颠覆的时候,都未必意识得到自己是在颠覆。
这常常是马后炮式的总结。
五年将来,大伙回头一看,原来它达成了颠覆。
3、我为何出了本母婴类教育图书?最后我还想说,人丑就要多念书。
我强烈建议大伙,假如没耐心看《革新者的窘境》,欢迎看我的新书《颠覆者》。
我写这本书就两个目的:1、写鸡汤励志。
但结果写了太多真实、悲痛的故事,让创业人士看到老周原来也是这样愚蠢,有不少错误,干了不少苦逼事,所以和大伙共勉。
2、我在网络干了20年,我感觉网络的历史跟我的成长是交织在一块的,我也见证了不少重大历史事件,我期望写一本从我的角度出发的,比较真实的网络20年历史,供大伙参考。
后来发现这两种定位都让出版社非常痛苦,说目前没人看鸡汤、看励志了,也没人关心你们行业那点斗来斗去的烂事,能否写一本更畅销的书?后来我把我小时候不少事都给加上去了,提供给目前的父母来教育熊孩子。
后来就选成了母婴类教育图书,大伙可以看看,给我一点鼓励。